美人鱼在前,魔兽在后,是谁在左右中国电影票房?

浏览: 1455

现阶段的中国电影票房已经不能简单的用一个火字来形容了,那是相当的火啊。《速度与激情7》创造了单日票房3.5亿元的纪录;《美人鱼》以34亿票房超越《捉妖记》成为中国电影票房新纪录;《魔兽》上映前五天票房就高达1.56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市场只有2440万美元的成绩。

从这张2008-2016年度冠军票房走势图你也能深刻的体会到这种火箭式的速度。

image.png

接下来的疑问是,《魔兽》会超越《美人鱼》成为今年的冠军吗?

image.png

除了电影本身质量提升和大家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外,是什么原因推动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

资本的推动是其中一个原因,百度成立了百度影业,马云50亿元收购文化中国并改名叫阿里影业,阿里同时也是光线传媒的第二大股东,腾讯有企鹅影业(参与了《捉妖记》)和腾讯影业,大连万达以35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魔兽》的出品方)。

个人认为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交媒体开启了老百姓对电影的认知,随手所及的娱乐明星信息,各种电影场景的神吐槽,专业影评人的深度分析文章等都在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着。

这其中微博和新浪娱乐功不可没。超过300家的影视公司(覆盖行业内大于90%的公司)在新浪娱乐和微博发声,从制作到上映的每一个环节阶段,电影都可以在微博上发声,持续的报道各种电影信息;

超过3000位明星的首选发声平台是微博,放映前100%的电影都会选择微博做映前营销,微博报道电影买票房的秘密甚至影响到了电影局相关政策的制定(行业人士每天都在看新浪娱乐)。

image.png

image.png

社交媒体独有的裂变式传播模式促进了电影在人群中的广泛传播,而这种传播会既能推动大家走进电影院,也能推动电影院线的动态排片计划,最近《百鸟朝凤》导演下跪引发舆论吐槽,从而推动票房就是一个案例。


我把去年火得不要不要的《大圣归来》和《捉妖记》的微博指数(和微博讨论量有关)和它的票房走势做了一个对比,发现微博指数和票房也高度相关。

下图是《大圣归来》微指数和票房。它绝对是少有的屌丝逆袭的典范,上映之前在微博只有很少人在谈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部影片。从上映当日开始微指数井喷!上映第4天(即13日)提到《大圣归来》的微博数达到了最高峰。并且《大圣归来》票房最高点出现在周三(一般票房最高点出现在首日或周末),这个尖峰时刻更是凸显微博传播的力量。

image.png

再看《捉妖记》,上映第一天微指数就最高(片方营销做得到位),票房也不得了,但由于是周四,所以周末出现票房最高峰理所当然。再次体现了先微博推广再得票房的规律。

image.png

同样作为社交媒体的微信和QQ空间在电影营销上的作用就小很多。我查了一下《魔兽》在三个平台的数据,6月8-14日这周在我微博关注的1017个好友中有近200条微博提及魔兽,微信朋友圈(近3000个好友)共有42条提到魔兽,而QQ空间(400个好友)没有1位提及魔兽。虽然这只是个案数据,但是也代表着一种现象,微博是开放平台,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是封闭平台,效果自然不一样。

俗话说强者恒强,微博及新浪娱乐在电影市场的影响力还在继续扩大,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能量在哪儿?

image.png

全网也只有微博这一个平台,能够容纳多个层级的用户,通过他们自发的互动造成传播(明星、编导主创、影视机构、媒体、自媒体/影评人、品牌广告主、电影爱好者、普通观众),有完整的电影生态。微博+新浪娱乐只需要整合好这些资源就能够发挥巨大能量。

微博及新浪娱乐是最大的线上营销平台和最大的兴趣社区。微博Q1财报显示月活跃用户数2.61亿,日活跃用户数1.2亿,今年春节日活峰值曾达到1.34亿。Q1移动端日活跃用户规模首次超过1亿,通过移动设备访问微博的日均活跃用户占微博总日均活跃用户的91%以上。

在本周举行的2016#微博电影之夜#中,大半个电影圈的明星都来了,微博相关话题全站阅读量超过38亿、讨论量700余万,网友为四大榜单投票也超过1.2亿。

image.png

社交媒体是如何影响电影票房的呢?这是电影《速度与激情7》的微博指数走势图,一起来看看单日票房3.5亿元是如何产生的。

image.png

再来看看票房冠军《美人鱼》在微博的营销表现,其实套路都差不多。不过明显看到《美人鱼》在正式下线前还做了三次微博营销,延续了这部电影的生命周期。

image.png

这就是微博+新浪娱乐这个全媒体聚合平台的价值和能量。成功的关键和微博一直以来的用户思维息息相关。

image.png

全网只有微博这一个平台,能够全程覆盖电影营销的三大阶段:认知培养、购票转化、口碑发酵,让不看电影的人看电影,让看电影的人轻松购票,让看完电影的人表达观点,这就是用户思维。


口碑是让人产生冲动型消费的第一要素,而电影在微博的传播其实就是口碑效应。口碑有了不看电影的人自然也会走进电影院了。


在让想看电影的人买到票方面,微博的信息流设计很有意思,他们在提及相关电影名的微博下面会自动展示购票链接,这是我刚刚发的一条测试微博,点进去就可以非常方便的买到票。而微信需要6个动作,支付宝需要4个动作,微博只需要1个动作,非常方便。

image.png

让看完电影的人表达观点这是微博的强项,在微博搜索“电影魔兽”发现有4.6亿条微博在表达观点,搜索“美人鱼”也有近1亿条微博。

刷微博 → 想看电影 → 微博买票 → 吐槽 → 影响下一批观众”这是微博根据用户思维打造的用户行为圈,并且是闭环。这种小而美的生态圈应该是微博运营者精心设计的一种商业模式,个人认为这种模式更适合粉丝经济的时代。

中国电影市场在资本和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推动下,已经开启井喷模式。而电影在微博这个垂直领域的成功经验完全可以被其他行业和品牌所借鉴,特别是网红经济下的电商领域。

推荐 0
本文由 黄成明 创作,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转载、引用前需联系作者,并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