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放大招盘活线下店铺粉丝|会员资产

浏览: 1970

上一篇文章微信大招“支付即会员”背后的商业逻辑(可以点击链接先看这篇)阐述了微信支付即会员新策略的商业逻辑,以前微信支付自动变成公众号的粉丝,从今年5月17号微信发布“微信支付+会员”策略开始,用户使用微信支付后就会收到激活会员卡的邀请,从而变成企业的会员,并且微信会员卡和实体卡还可以关联在一起,真正实现一卡刷天下的便利。微信支付即会员是微信继续在强化自己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企业利用微信会员后不但可以非常方便的给用户画像,而且还可以在多种场景下给用户推送信息、卡券等营销信息,形成真正的营销闭环。

但是问题是:使用刷卡、现金支付或其他移动支付(如支付宝)的用户怎么办?微信支付没办法实现所有场景下的支付即会员功能,当然微信本意也不会主动去兼容其他移动支付的。在线下商户消费的顾客,超过80%顾客仍使用现金、信用卡等传统支付方式。从目前的技术来看,要实现全场景下的支付即会员功能其实只需要一招:借助购物小票,在购物小票上自动生成微信能识别的二维码即可。

1、扫码实现真正的支付即会员

大概10年前,有两个宝洁出来的朋友在各大超市安装了一种能自动扫描顾客购物小票的设备,付款后顾客需要主动把自己的购物小票拿到这个设备上去扫描。顾客获得了可兑换礼品的积分,朋友公司获得了商品交易数据,各取所需。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这个过程变得非常容易,付款和成为会员合二为一了,这就是支付即会员。

image.png

客来乐“支付+会员”实体商户增强版示意图

支付即会员的“双通道全覆盖”:步骤少且流畅、覆盖全支付渠道,具体场景如下。

 

当顾客使用微信支付:

顾客使用微信支付→默认自动关注商户的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自动下发消息引导顾客领取会员卡和积分→顾客点击消息领取微信会员卡并自动累加本次消费积分

 

当顾客使用其他支付如(现金、刷卡、支付宝、百度钱包等):


顾客使用其他支付方式 →小票尾部自动追加金额对应的积分二维码→顾客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公众号自动下发消息引导顾客领取会员卡和积分→顾客点击消息领取微信会员卡并自动累加本次消费积分

 

如果顾客之前已经领取过会员卡,公众号将只推送积分消息,不再推领卡引导消息;若顾客误删会员卡,在下一次消费后可再次领取并自动恢复原有消费积分等信息。

要实现这样支付即会员功能,只需要在收银台电脑和小票打印机之间安装一个客来乐“支付+会员”设备即可轻松实现,既不需要修改商家的POS系统程序,也不需要加装扫码枪。并且扫码的主动权在顾客,也避免了顾客担心“被扫”后的信息泄露。

2、一张购物小票的革命

一般的购物小票只有商品价格和付款信息,后来有些公司开始在购物小票上印商品的促销信息,把小票变成了广告载体。这种广告都是提前印刷到小票上的,也就是说在广告投放期间所有人看到的广告都是一样的,不能有效的体现差异和精准营销。并且愿意支付广告费来投放小票广告的客户非常少,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这种广告小票了。

随着微博微信的崛起,带动了粉丝经济,各企业又开始在小票上印上企业的微信二维码,期望小票变成增加粉丝的工具。但是转化效果非常不好,顾客并没有扫码的动力,凭什么你放一个二维码我就要成为你的粉丝?后来有些品牌商也动脑筋了,扫一扫除了关注公众号外还可以获得一些好处,比如折扣券、代金券什么的。这种方法虽然能增加粉丝,但是却没办法将粉丝变成会员,不能关联消费数据也就没办法深度营销了,粉丝也就只是一个个接收广告内容的普通群众而已。

支付即会员就不一样了,顾客扫码能成为会员并得到对应的消费积分,积分还可以兑换礼品,也能够收到各种贴心的会员独享券。顾客就有了扫码的动力,而商家也可以获得利用微信进行深度营销的数据,形成一个完美的营销闭环。

 

会员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某国际连锁超市数据:一个老会员的流失要靠12个新会员的销售额才能弥补,老会员已经形成品牌忠诚度和消费习惯了,所以他们的价值比普通顾客要高很多。企业营销的逻辑是将消费者转化成自己的顾客,再转化成会员,最后深入到会员生命周期管理。

所以前的购物小票只是展示信息的功能,现在的购物小票背后全是数据。支付及会员很好的打通了用户的微信属性和消费属性,开启了会员数据化营销的新篇章。

3、积分模式提高会员粘性

让顾客成为会员只是第一步,提高顾客的粘性,让顾客经常到店产生复购才是目的。一般来说提高会员粘性有两种方法,累计积分和发放折扣券。

首先,累计积分的规则必须要简单,积分方式必须方便方便会员,下图是某个商场的积分规则,看着就头痛,消费者哪记得这么多规则。当然由于商品的利润不同,商家设定不同的积分规则也无可厚非,但消费者会迷茫的,会员卡也不能有效的粘住顾客,这是传统店铺的一个痛点。

image.png

传统会员卡的第二个痛点是,交款和累计积分是分离的。这种情况在一些百货商场、购物中心比较常见。往往是顾客交完款后还需要爬好几个楼层到会员中心去累计积分,于是很多会员选择了放弃积分。会员放弃积分表面上商家占了便宜(不用兑换这部分积分了),其实失去的是会员的心。

第三个痛点是会员无法实时了解自己的积分数,积分到期也不提醒,超过期限卡内积分自动清零。这种会员积分管理无疑简单粗暴的,是传统流程化的思维。

image.png
客来乐“支付+会员”实体商户增强版后台界面

会员积分系统是为用户服务的,必须要让用户有一个好的体验。会员积分在客来乐“支付+会员”实体商户增强版产品中有五种积分领取方式,简单便捷,充分考虑到各种积分领取场景。

  • 微信支付立返:微信支付后立即发放对应金额的微豆;

  • 储值卡充值立返:储值卡充值后立即发放对应金额的微豆;

  • 储值卡消费立返:储值卡消费后立即发放对应金额的微豆(和充值立返可以区隔开);

  • 设备端手动输入:设备端输入微豆数量,客户扫码后领取;

  • 结账单自动打印:需连接商户现有小票打印机,在结账单小票后追加打印微豆领取二维码,顾客扫码领取所属微豆。

上面提到的微豆就是积分,我在客来乐(微信支付官方重点战略合作伙伴)的后台数据发现,目前每天有超过10万以上人次的用户在领取积分,每天超过1000万以上的微豆被领取,用户平均领取三次积分就会兑换一次,会员的活跃度非常的高,粘性很强。

4、数据驱动会员营运

通过购物小票将带有“消费数据的顾客”激活为会员后,接下来考验人的是如何利用会员数据进行营销,数据的价值就可以发挥出来了。微信支付即会员的好处是除了获取用户的交易数据外,还可以获取用户(粉丝)的微信属性数据。

1、粉丝属性数据,基础信息包括用户的昵称,性别,关注时间,活跃时间,高级属性(用户激活会员卡的时候获取的)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生日,姓名等;

2、粉丝资产数据,包括微豆,储值卡,电子券等;

3、消费行为数据,包括最近消费时间,消费次数,消费均价,消费门店等。


通过用户的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很方便的从后台筛选出对应的用户来营销,例如发放对应折扣券等。

image.png
客来乐“支付+会员”实体商户增强版后台界面


在用户消费行为中“最近消费门店”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商家更加精准的针对某单一门店的消费顾客进行精准营销。最近消费门店这个标签无比重要,但这一指标常常被忽略。很多喜欢线下购物的朋友们深有体会,如果你在某个城市同一个品牌的不同店铺买过东西的话,这基本上就是噩梦的开始了。这些店铺都有你的电话,他们会同时来骚扰你,往往同一个促销活动,你会被不同的店铺员工“通知”好机会,于是,你只能把他们拉黑。

image.png
客来乐“支付+会员”实体商户增强版后台界

在会员营销闭环中可供筛选的标签越多,会员营销越精准,会员被无效营销,被骚扰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5、RFM模式下的精准营销闭环

写到这儿,我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为什么要通过购物小票获取积分了吧!其实就是尽可能多的创造便利条件获取用户的数据。

每个会员的价值是不尽相同的,以往很多店铺只是按照消费金额这个维度来判断会员价值是不可取的,难道同样的消费金额的顾客,价值就一样大吗?显然不是。会员价值判断有个RFM,它是全方位判断会员价值的模型。

R(最近一次消费时间):这个指标反应了和用户连接的时间属性。最近一次消费时间距离现在越近这个会员的R价值越大,昨天刚去过一个超市买过东西的人和3个月前去过同一个超市买过东西的人价值当然不一样。

F(消费频率):同一个时间段,消费频率越高客户忠诚度越高,价值也就越大。针对高频和低频用户在营销上必须要有所区隔。

M(消费金额):这是店铺价值的最直接体现,商家当然喜欢土豪用户,但这不现实,每个品牌都会有不同消费力的顾客。消费金额不同,营销策略也不同。

根据店铺的经营数据,通过RFM模型,深入洞察会员消费行为,判断出每个会员的R、F、M值。根据RFM对活跃、沉默、睡眠、流失等会员进行定向营销,推送优惠和客户关怀,促进其到店消费,这就是会员营销闭环。

image.png

客来乐RFM模型分析

image.png

客来乐会员自动划分

image.png

客来乐定向推送

微信是很好的一个会员营销工具,对于我们很多传统商家来说,你的用户可能不用微博,没有QQ,但是他们一定会有微信(千万别信95后不用微信的说法,那是他们还没有完全进入职场的原因)!在微信内部完成支付、积分、营销对用户不但不会造成骚扰(过度营销除外),反而能更好的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会员也不用再随身携带会员卡,也不用带钱包,微信即会员都能搞定了,关键不仅仅搞定的是微信支付,支付宝、现金、银联一个都不用少。

传统商家们,变革从支付即会员开始吧。

推荐 3
本文由 黄成明 创作,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转载、引用前需联系作者,并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1 个评论

这部分很实用,我们也在做这部分工作。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