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深度工作》读书笔记:高效、专注、高价值工作的秘密

浏览: 4322

“深度工作”如何“学以致用”?

【原创】“深度工作”工具化、技能化的亲身实践案例分析  https://ask.hellobi.com/blog/qingdaohyy/11127

1.png

图书简介

        本书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力荐畅销书,是信息碎片时代的自控力、专注力、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指南,是在新经济形势下取得成就必备的核心技能。

作者简介与给本人的触动

        本书作者卡尔·纽波特(CalNewport)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畅销书作家。还著有《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如何成为尖子生》《 如何考进世界顶尖名校》《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等畅销作品。

       给我印象最深刻也是能够吸引我读完这本书的原因是,作者超级高效且高质量的工作成果。作者读研究生时,第一次了解并开始利用深度工作这种技巧,在工作日和周末都不加班的情况下,每年写出两篇同行审评的高质量论文。成为教授后,虽然工作任务更多,但是发表的论文数量却提高到了平均每年4篇。再后来,作者变为了一台深度工作的机器,一年当中写完本书,大儿子长到了两岁,在坚持晚上不工作的前提下,发表了9篇同行审评文章。

本书价值与个人收获

       第一,想要在社会经济中保持价值,就必须掌握快速学习复杂技能的艺术。而这项任务需要深度工作,否则就有可能被社会淘汰。然而这种能力如同肌肉一样需要刻意练习,本书就是讲解了“深度工作”的价值、原理以及实践方法。

       第二,这本书所介绍的如何“深度工作”的方法可以作为《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的实践方法的补充。

       上面两本书是本人最近两周内所读,而且还涉猎了其它关于幸福及效率方面的书籍,将其综合梳理,应用到实际工作与生活当中明显感到效率与价值提高,而且对于所做事情本身的直接意义以及更加宏观层面的人生及社会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种改变给了我许多积极的能量,同时,也对未来有了更强烈的自信,一种基于认知、理性、远见的内心的成长。这是我推荐本书的原因。

深度工作的意义:度过35岁中年危机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史无前例的改变,以下三种角色的人会在未来获得生存优势:能够使用复杂的、智能的机器的高级技术工人,顶尖的、最优秀的超级明星,拥有资本可以投入新科技、促成重大重组的人。我们发现前两种角色的人具有如下两种核心能力: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都依赖于“深度工作”的能力,而获得以上两种能力后又有助于自己获得资本,进而获得第三种角色。

要说的一个坏消息是:只有少数人能够主动且习惯性的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好消息是:“深度工作”就好像肌肉,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锻炼,每个人都可以或者这些能力。

       最近大家都在谈论35岁中年危机,然而,我们仔细观察却可以发现很多重要岗位没有一定的积累是无法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的,同时,还有很多人因为获得了个人能力上的稀缺性。通过深度工作提升能力,正好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度过35岁中年危机的能力。

“深度工作”与“刻意练习”有什么区别?

      “刻意练习”更加强调的是刻意练习这种行为可以使得能力提升原理这一原理。而且认为“刻意练习”并不强调练习的内容,而是行为本身,只要刻意练习就可以提升。

        它的神经学原理是,通过反复的练习,可以促进特定神经元周围髓磷脂(生长在神经元周围的一种脂肪组织)的生长,这种髓磷脂实际上起到了隔绝作用,减少信息传输时,神经元电荷传输时的不定向运动导致的损失,进而加速信息按照特定方向的传输。其外在表现就是一个人具备特定的能力。

        而本书所介绍的就是如何“深度工作”,获得神经的高度集中状态,进而促进特定神经元周围髓磷脂增长的方法,达成“刻意练习”的目标。

“深度工作”价值的计算公式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要达到个人巅峰的产出效率,你需要长时间、无干扰地高度专注于单一任务。

       作者还从神经学角度解释,介绍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劳拉·卡斯滕森利用FMRI(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成果,即,许多吸引人注意力的分心之事会使得杏仁核(情绪中心)活跃,进而榨取头脑中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哲学的角度阐释“审读工作”的意义,并提到《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认为“深度工作”会给人带来心流,通往幸福。区别在于《心流》更关心的是全情投入在重要事情的状态,而不关注内容。而深度工作是一种非常适合产生心流状态的活动方式。

      最后作者还从培养能力,开启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挖掘生命的价值等角度介绍了深度工作的价值。

“注意力残留”

       勒鲁瓦在2009年发表的论文《为什么完成工作那么难Why Is It So Hard To Do My Work》中提出“注意力残留Attention Residue”,即,当你从某项任务A转移到任务B时,你的注意力并没有即时转移,你的注意力残留然然在思考原始任务。然而,我们知道,大脑是单线程的,大多数情况下,同一时间智能思考一种事情,注意力残留会导致大脑无法集中所有的能力处理当前正在处理的事物,进而导致效率下降。

       如果能够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大脑就会一直保持在同一种事情上,避免“注意力残留”,进而减少由于任务切换而产生的效率下降的问题。

“深度工作”少见的三大社会原因

1.    相互协作的工作文化。

2.    即时通讯工具的流行。

3.    社交媒体信息的轰炸。

度量的黑洞及最小阻力原则

       由于缺少对于工作价值的有效度量手段,人们倾向于“浮浅”劳动,例如,大量回复邮件,以便显示自己正在认真工作。然而,这些工作很多时候无法带来高价值回报。

      同时,如果在工作环境下,若各种行为对于底线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人们通常倾向于采取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这也解释了上述“联结文化”流行的原因,因为简单。

深入工作的准则1:工作要深入

       心理学家鲍迈斯特与科学家约翰·蒂尔尼联合创作的著作《 意志力》 Willpower )如此总结:“欲望是常态, 而非个例。”Top5的欲望为吃、睡、性,还有在困难工作中休息一会儿以及社交媒体的诱惑。希望通过意志力来克服欲望所带来的浮浅事物的冲动往往是徒劳的,因为意志力是消耗品,无论意志力多么强的人,都会出现意志力被消耗殆尽的情况。所以,简单的希望通过意志力来要求自己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往往是徒劳的。

       作者认为,要想进入深度状态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与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这样,只需要很少且有限的意志力便能启动工作并保持下去。

准则1.策略1:选定你的深度哲学

         哲学1:禁欲主义哲学(MonasticPhilosophy)。有些类似于过着隐居的生活方式,以便减少与外界的互动,进而保持专注的一种方式。

         哲学2:双峰哲学(BimodalPhilosophy)。即,将周期时间分为开放日于非开放日。例如周一~周四用于与外界沟通,周五~周日用于独处,进行深度工作。

         哲学3:节奏哲学(RhythmicPhilosophy)。

l  方法1:每天的任务完成后在日历上进行记录,并使用鲜明的符号进行标记。

l  方法2:规定一个特定时间进行深度工作。例如,早上5:30~7:30

很多人选择这种方法并非一定是因为自控原因,而是由于现实情况所迫。

哲学4:新闻记者哲学(JournalisticPhilosophy)。即,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这种方法最难,但是也最灵活。如果对于工作的价值有足够的信心,且深度工作的技能也足够熟练时可以使用。

准则1.策略2:习惯化

       采取相同的支持系统,以开始工作并使得大脑不受打扰。支持系统包含工作环境、身体状态、操作工具等,通过习惯,减少用于思考某个时刻需要做什么的心理能量的浪费。

准则1.策略3:要有大手笔

       花费巨大的大家来改变周围的环境。例如,《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为了避免来自家庭和粉丝的干扰,于是每天花费1000美金在爱丁堡城堡附近的酒店入驻,并最终完成了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后一部《死亡圣器》。

准则1.策略4:不要独自工作

       这条策略也被称之为偶然创造力理论,即,当允许员工与其他聪明员工的协作者相遇,就会有新想法涌现出来。

       以著名的麻省理工工学院20号楼为例,这幢建筑既能够满足人们独立思考的独立办公室,让他们与世隔绝、深入思考,又给这些思考者们提供了开放式办公室,让灵感相互激发、碰撞,进而突破个体的局限性。同时,思考者们的成果相互迭代的成为彼此的素材,进而让深度工作的成果不断迭代,获得质的飞越。

       这种协作式的深度工作实际上利用了所谓的白板效应,知识共享可以使得与他人合作比独自工作达到更深入的状态。对于追寻创新,协作式深度工作可以产出更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两条方针:

a.      外界的打扰依然是深度工作的大敌。

b.      即使回到辐射区域做深度思考,在适合使用白板效应的时候,也要充分使用。

准则1.策略5:像经商一样执行引领性指标

         《高效能人士执行4原则》

1.      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2.      抓住引领性指标。E.g.面包店的销售额是滞后性指标,但是试吃数量是引领性指标,试吃数量提升了,销售额增长也是水到渠成的。引领性指标让我们把专注力放到短期可以提升的行为上,并对长期目标带来积极影响。

3.      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记录每天深度工作的时间长度。

4.      保持节律性地与同享极度重要目标的团队会面。

作者以个人的例子解释这种方法,在整个4DX的过程中,目标清晰,辅以引领性指标计分板,达到了从未实现的深度状态。回顾下来不是因为强度提升了,而是因为更加规律了。

准则1.策略6:图安逸

         给自己创造免受打扰的环境,远离琐事。

         原因1安逸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有些事情让潜意识去思考会比刻意思考更有效果。

         原因2安逸时光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

         原因3:晚间安逸时间里放下的工作往往没有那么重要。

         要想成功实施以上方案,就必须承诺:

a.      一旦工作时间结束,就不能让任何职业相关的事情侵扰你的注意力。

b.      要有一套严格的停工流程。他需要确保当日计划的每一项任务、目标、项目都得到回顾,且都确认过。不是(1)有计划确信可以完成,就是(2)保存在一个地方,恰当的时可以再取用。

具体操作举例:

Step1. 最后的时候再看一眼电子邮箱的收件箱,确保结束一天工作之前没有任何需要紧急回复的信息。

Step2. 将头脑中或一天中随手记下的所有新任务转移到办公任务表中。(推荐谷歌文档,以便在不同的终端查看)

Step3. 迅速浏览当日每一个清单中的每一项任务。

Step4. 查看日程表上后几天的安排,以免忘记任何紧急的事情或重要的截止日期。

Step5. 制定第二天的大概计划。

“停工完成!”

不要求对每一项任务制定计划,但是制定计划有助于确保所有任务不被忘记,确保第二天能够对其回顾,并在恰当的时间解决,进而有利于解放认知资源,用于其它追求。

         PS:“停工流程”非常有用,下一篇文章《“深度工作”工具化、技能化的亲身实践案例分析》提供了工具“我的每日任务清单.xlsx“,使其工具化,流程化。

深入工作的准则2.拥抱无聊

       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需要训练的技能。

       如果你不同时减少对分心事务的依赖,增强专注度的努力将会白费。

       如同运动运在训练之外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一个道理。一旦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我们称之为“心智残疾”。这样的大脑不能够胜任深度工作,即使你也会经常安排时间来训练专注力的能力。

      准则1教你怎么把深度工作安排到日程里,用日常惯例和习惯来帮助你不断达到当前精力集中程度的上限。准则2将帮助你大大提高这一上限。

准则2.策略1: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

       预先计划好使用网络的时间,在这些时间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网络。

       三个需要考虑的重点:

即使你的工作需要大量使用网络和快速回复电子邮件,这个策略也适用。

不论你怎么计划网络时段,都必须保证在这些时段外彻底屏蔽网络。

在工作外也按计划使用网络,可以进一步提升专注训练的效果。

准则2.策略2:像罗斯福一样发起冲锋

       找出意向优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务,估算出乎通常完成此类型任务需要的时间,然后设定一个硬性的截止时期,留出的时间要远远少于估算时间。如果可以的话,公开此时间。这个策略的主要意图很明显,深度工作需要专注的强度远远超出了大部分只是工作者的舒适区,以便他们能够用上吃奶的力气。

       罗斯福的重复配以截止时间,一方面为大脑控制注意力的部门提提供了反复的训练,另一方面,这些冲锋不与分心兼容。每一次冲锋都是抵抗新奇刺激的过程,进而获得提升。

准则2.策略3:有成果的冥想

         有成果的冥想的目标是: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到意见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这种方法通过迫使你抵抗分心,不断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定义明确的问题上,来增强你抵抗分心的心智。通过破事你在一个问题上不断深入研究,助力专注呢你的提升。

         建议1: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转。

                     分心,是指从当前的目标当中转移。

原地打转,是指面对难题时,围绕着初级内容反复回味。人类演化的结果,就是避免深度思考难题。

无论上述哪一种问题发生时都要提醒自己尽快回来。

         建议2:组织你的深度思考。

首先仔细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变量,确定之后再用其确定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准则2.策略4:记住一副牌

       记忆力运动员与其他人之间在认知能力方面最大的区别不在于能够直接测量的记忆力,而在于注意力。这种能力叫做“注意力控制”,是测量研究对象对于关键信息保持专注的能力。

深入工作的准则3:远离社交媒体

         作者引用巴拉唐德·瑟斯顿的实验说明:

1.      社交媒体碎片化了我们的时间,削弱了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2.      很多人明知道社交媒体会影响我们的注意力,却无能为力。

3.      通过限制社交媒体的使用,我们既可以利用他们改善工作与生活,也能够减轻它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只有当我们明确了一种工具的使用的收益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准则3.策略1:在你的网络使用习惯中采用关键少数法则

         Step1.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

         Step2.列出为实现每一个目标而需要的两三个重要活动。

                   原理:关键少数法则,在许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

准则3.策略2:戒掉社交媒体

         思路:扔东西的智慧。将可能不用的东西打包,放置一周如果没有动过,就可以扔了。

         思路应用:将可能不用的服务“打包”30,问自己两个问题:

l  如果我一直在用这种服务, 过去 30 天会过得更好吗?

l  人们是否关心我有没有在用这种服务?

如果答案是“否”,就永久戒掉这项服务,否则,就保留。

准则3.策略3:不用网络来消遣

         用有意义的“深度工作”计划将8小时之外的8小时填充好。

         16个小时投入全部的精力进行工作不会削弱8小时的工作效率,因为人的智力系统不像人的手脚一样会疲劳,它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它只需要变化,而不是停止。

深入工作的准则4:摒弃浮浅

                 浮浅工作: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 通常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 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 且容易复制。

       要说明的是,对于大多数知识工作,浮浅工作是有意义的,而且并非所有工作都需要深度工作,例如,客服。我们可以降低回复邮件的频率,但是如果一直不回复邮件就有被炒鱿鱼的可能。从这个意义讲,“摒弃浮浅”不是消除浮浅工作,而是减少它在日程中的分量。

准则4.策略1: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

         诀窍一:制定时间日程表

l  将笔记本每隔一行写上一个十点,并根据日程安排填满这些格子。

l  修正:如果日程被打断、空闲、或者不够用的话就重新修改。

l  如何减少修正频率:提高预估准确性,预留buffer

l  如果出现空闲时间:填充其它任务

l  关键点:不要低估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l  说明:如果有很重要的紧急事情,可以提高其优先级

l  目标重点:谋划周到,而非限制行动

结论:一个同时具有综合计划能力和修正自己计划的意愿的人,相比那些采用传统“自发性”方法、一天没有任何计划的人,将享有更多的创造性洞见。

准则4.策略2: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

         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浅度。根据深浅度安排最优工作时间及优先级顺序。

准则4.策略3:向老板申请浮浅工作预算

      通过记录告诉你的老板,有多少时间用于浮浅工作,进而为自己争取减少浮浅工作,例如,减少开会的数量。当然,有些工作并不要求深度工作,而是要求浮浅工作,此时,那你或许就要考虑谋划如何转型到一个忠实深度的新岗位。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第一章所提到的,未来的成功者必然属于那些具有“深度工作”能力与成果的人。

准则4.策略4:五点半之前结束工作

 实际上5:30之前下班只是方法之一,最重要的是拥有属于自己的固定日程,以便开足马力且不受干扰。

 通过限定工作对我们的帮助的原因有二:

    1.      做选择的时候有所侧重。

         以我个人为例,我就很不喜欢走亲访友,很多时候除非迫不得已。

2.      更谨慎的思考个人的组织习惯。

准则4.策略5:变得不容易联系到

         要说明的是,无法避免使用某些社交媒体或者通讯工具,不代表我们不去管控它们。

         贴士1:让发电子邮件给你的人做更多的工作。

例如,通过让读者回答自动问题来“过滤发件人”,还可以降低他们对你回复邮件的期望。

         贴士2:收发电子邮件的时候做更多工作

在回复邮件的时候一次性把可能出现的选项、疑问、流程、方案都解释清楚,避免反复来回。

         贴士3:不要回复

l  内容含混、无法合理回复;

l  对问题不感兴趣;

l  回复了不会有好结果,不回复,也不会有坏结果

I  培养允许坏的小事发生的习惯。否则,你将永远发现不了改变命运的大事

       以上是“深度工作”的4大准则和28个策略。考虑到《知识技能化 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我将其制作成了工具化表格,并以亲身实践案例进行讲解,以便大家“学以致用”。请看下一篇文章《“深度工作”工具化、技能化的亲身实践案例分析》


【原创】“深度工作”工具化、技能化的亲身实践案例分析  https://ask.hellobi.com/blog/qingdaohyy/11127

【原创】《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读书笔记 https://ask.hellobi.com/blog/qingdaohyy/10887

【原创】《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书笔记 https://ask.hellobi.com/blog/qingdaohyy/10944

【原创】《知识技能化 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思维导图 https://ask.hellobi.com/blog/qingdaohyy/11123

推荐 0
本文由 胡艺友_数据胡 创作,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转载、引用前需联系作者,并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