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结构分析之品类结构

浏览: 4913

  商品结构分析,是商品分析中的一个很常见、也是极为重要的分析方式和组成部分。其可以从商品的品类、年份季节波段、故事、系列、面料、颜色尺码等等方面,依据管理和分析人员的需要选取继而展开分析。众多角度之中,最重要的属性角度,即是品类。本文就商品的品类结构分析进行探讨。

    在以商品季为节奏运作的服装企业中,可以说商品品类结构分析是贯穿其每季运作过程始终的,使用频率亦是相当的高。下面对其具体运用场景、组织方式及展现形式进行描述。

    季前与季末,两个时间点的品类结构分析较为相似,均为分析某一商品季各品类进销存情况,季末分析对商品季节进行总结,季前分析更偏重为本季商品的规划做参考。这里强调分析的商品主体,为一个商品季节的一盘货,商品季这个角度上,理应必选一个。从定义看上较为简单,处理起来,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后,有许多口径及展现上的细节。如:

        对于代理加盟与直营混合模式的品牌商企业来说,代理加盟的零售和库存是难点,无法准确掌握渠道的零售和库存,就无法了解商品究竟多少通过零售消化到体系外。

        对于代理商来说,可结合订单量、进货量、销售量、库存量来综合查看,金额亦同。

        商品季季末库存是需要一个时间节点的,需要定依据企业情况定义统计的节点日期。

        统计各个品类进货结构占比、销货结构占比、库存结构占比,以及占比结构的差异,笔者认为差异值体现了结构上可能存在的不均衡,因此可以作为分析的关注重点,对其设置排序或是阀值预警等手段。

        品类可以包含一个层级组织,如大类、中类、小类。借助于分析工具,实现各个品类占总体的比重以及占其上级成员的比重。

    季中,应用组织方式与上述分析一致,时间节点选取商品季中当前日期,即可用于对商品季各品类及时的动态的商品结构的监控,区别于季末季初的总结与参考,季中分析更倾向于基于结果做出调整。如某代理商在商品季上市4周后,发现某些品类货品库存占比远高于销售占比,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了。通过将货品结构调整至健康的水平,对于降低库存结构导致的商品积压风险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除了对货品进行商品季层级上的关注与跟进,还可针对某个主体进行零售业务的商品品类结构分析,企业的商品部门和直营管理部门都会对此极为关注。

    品类零售结构分析,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主要用于了解期间内商品零售的品类组成。此处所指的期间,企业除了可以统计较为规范的日期时间段粒度,如周、月等,亦可以进行任意起止日期段的结构分析。如果进行周和月粒度的统计,则可辅以结构的同比、环比数据更进一步的分析。

    关于分析的角度,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组织主体,即我们分析商品品类结构的对象。通常与企业的营销体系设置有关系,如,可以从总体、区域和终端三个层次来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不同的用户角色,关注到的分析主体级别是存在差异的。

    关于指标,零售数量和金额是基础,同期和上期数据依期间的类型而取舍,库存数据也可加入进来,还可衍生计算存销比或是可用周数的指标。

    更进一步的扩展,品类角度是可以与其他角度一起进行组合分析的,如系列、颜色、尺码、价格带等等。

    小结一下,本文简要的介绍了下常用的品类结构分析应用目的、组成及部分细节。事实上,数据呈现之后,还可以继续采取趋势、对比分析,或是引入其他图形工具,进行探究,将在后面的文章中再行探究。

推荐 0
本文由 andrea_zhou 创作,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转载、引用前需联系作者,并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