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你真的想好了吗?

浏览: 1418

我们都知道职业生涯是人生中一段相当漫长的历程,少则十几二十年,多则数十年光景,因此为什么人在面对跳槽时,多少总会三思而后行,毕竟这样一个决定可能会影响自己很长时间的人生走向。

Clipboard Image.png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面对跳槽这件事呢?

首先小D认为人的职业生涯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探索定型期,也就是初涉职场的1-3年左右

-成长积累期,职场生涯的4-10年左右

-成熟发展期,职场生涯的11-25年左右

-稳步衰退期,职场生涯的25年以上

每个人在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面对跳槽时的态度是不同的,小D认为:

Clipboard Image.png

探索定型期:不要怕跳槽!

对于初涉职场的人而言,由于没有过多与职场深度接触,所以使得很多人在一开始找工作时,往往选择企业或工作岗位都是基于自身从各种渠道收集的信息,拼凑在一起产生的思维假想,相对偏感性。当这种假想在他们真正进入职场工作后,慢慢趋于现实。才最终领悟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对于这个阶段的职场人而言,最困惑的地方莫过于职业生涯应该如何开始?是以兴趣为导向还是以自己的能力为导向?

对于这个问题,小D老师的建议是在兴趣的基础上,选择与自己能力最为接近和匹配的工作!

为什么要以兴趣作为前提?就像人去买东西,选择去什么样的商场或门店购物通常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兴趣有助于激发人的欲望,继而促进人努力去实现购买商品的结果;对于工作也一样,一个对自己所处行业、公司或者岗位完全不感兴趣的人,在工作中你指望他能安心的工作吗?更别说去激发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所以对于探索定型期的人来说,职业生涯是今后几十年的事,所以一定要选择一个至少让你在主观意识上愿意去停留相当一段时间的行业、企业或岗位。

当然兴趣并不代表一定适合,在兴趣驱动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在可接受的岗位间尝试并评估自身能力与之的匹配度,最终挑选到自己目前阶段能力能够胜任的并且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作为我们职涯的初步定型。

回过头来看,兴趣如果没有多种的尝试,往往靠我们自己的想象就容易产生上面所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的情况;岗位如果没有尝试,也往往很难准确判断我们适合做什么,因此跳槽成了实现这一尝试最直接的方法。这也就回到开头,小D在这个阶段为什么建议大家”不要怕跳槽“。

当然不要怕不代表肆无忌惮的跳,我曾经认识一个人在一年之中就跳了6次槽,这显然就有些过了,套用周立波的一句话:”凡事不能过,过了就错了,这就叫过错。“

因此在探索定型期合理的跳槽是为了更精准的规划定位我们的职业生涯。

成长积累期:不要乱跳槽!

成长积累期是职业生涯中一个比较难熬的阶段,告别了探索定型期的那种对于职场的懵懂,加上这个阶段的职场人年龄大多在25-35岁之间,正是人精力最为旺盛的年龄段,我们对于职业发展的欲望开始增强。很多人在这个阶段往往通过不断的跳槽,尤其是目标一些知名企业,以增厚自身的职业经历。小D想问“成长积累期的跳槽对于工作经验的积累真的是好事吗?”

由于工作的原因,小D老师曾经在两年时间里游走了中国的23个省市自治区,在工作之余我也会去每个城市闲逛体验一番这个城市的文化,但毕竟工作能够给予我停留的时间太少,每次也都是匆匆而过。在很多人看来小D老师算是一个行万里路的人了,走了那么多地方,见识的应该也多。确实,这样的经历让小D老师在茶余饭后多了许多和别人聊天侃大山的谈资。但其实我自己知道,由于停留的时间太短,所以我很难去深入了解和体会一座城市,当真有人要我做个某某城市旅游攻略,我这也无从开始了,主要原因在于小D老师经历的泛但不精。

回到我们关于成长积累期跳槽的话题,”跳槽对于工作经验的积累真的是好事吗?“

在成长积累期,对于职场人而言,要关注两个重要的维度:职业经历的宽度和职业经历的深度。宽度指的是你经历的企业的数量,通俗讲就是你职业的面,而深度指的是你的参与了解你所经历的这些企业的精深程度,也就是职业的里。面和里如果兼而有之当然是最完美的,不过有趣的是这两个指标通常是呈反比的状态。经历的企业多了,真正对于工作的深入度就浅了;对于工作的深入度高了,经历的又少了。

Clipboard Image.png

那么我们在这个阶段的跳槽,应该如何把握深度与宽度的平衡呢?

如果今天桌上有5道菜,你会如何去品尝?是每一道平均的吃?还是先尝一遍后对于自己比较喜欢的会多吃一些?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和小D老师一样会选择后者。所以即使你面上上的菜再多,真正我们吃的还是那几道符合胃口的。职场其实也一样,企业在招人时,不会对你的每一段经历都细看细问,至少小D老师我在很多面试时候是不会细看求职者每一份经历的每一项工作。企业真正关心的是与他们竞争关系最贴近的或者你最熟悉的那段经历中所体现的能力价值,因此你指望靠无数的知名企业曾经工作过的经历来作为跳槽的资本,显然是行不通的。

因此,对于成长积累期的朋友,小D的建议是:可以有2-3段跳槽的过程,但其中至少要有一段5年左右在一家企业深入参与的经历

成熟发展期:不要瞎跳槽!

为什么说在成熟发展期的人要做到”不要瞎跳槽“?因为对于步入这个阶段的人而言,工作一般都超过了10年,用当下流行的说法都可以被称为”老司机“了。无论专业技能、职位待遇还是背景履历多少都有了一些职场资本。也正是因为步入了一个职场相对成熟的阶段,所以跳槽就成为了一把双刃剑,所产生的风险会加大。

之所以用”瞎跳“来形容,”瞎“指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在跳槽过程中错误判断和评估了跳槽的标的企业,使得自己的职业生涯因为跳槽而出现停滞甚至倒退。

所以在这个阶段跳槽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那么成熟发展期,怎么跳?小D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三要素评估法“。所谓三要素指的是薪酬、工作环境及发展空间。

Clipboard Image.png

三要素评估法就是对上述三个指标进行评估打分,以判断跳槽的合理性,具体的标准如下:

Clipboard Image.png

根据评估结果:

-当综合得分=3.0时,这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当综合得分介于2.3-2.9之间时,这是一次不错的跳槽的选择

-当综合得分介于1.8-2.2之间时,小D认为跳于不跳意义不大

-当综合得分小于1.8时,小D建议你还是老老实实维持现状

因此,成熟发展期的跳槽应该是我们职业生涯过程中最需要理性和谨慎分析的一个阶段。

稳步衰退期:NO ZUO NO DIE

至于最后一个职涯阶段--稳步衰退期,由于小D老师还未步入该阶段,本着务实的角度就不在这给大家分析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进入这一阶段的人无论在对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上,还是对工作的创造创新上,抑或个人的精力上都开始从职业生涯的顶峰慢慢回落,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跳槽难度比较大,即使你敢跳,用人企业也未必敢招,一是年龄较大,固化思维比较明显,不好管理,二是这个阶段收入水平应该不低了,招聘的人力成本较高。所以小D说”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对于稳步衰退期的人而言,最好的两种职场行为就是①保持现状;②做自己的老板。

推荐 0
本文由 黄成明 创作,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转载、引用前需联系作者,并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