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查找函数组合Index+Match,一看就会!

浏览: 2020

虽然Vlookup是最常用的查找引用函数,但在工作中很多场景下Vlookup还是很难处理的,今天要介绍的查找组合威力比Vlookup还要大几倍,它就是大名鼎鼎的Index+Match!

要想玩转这个Excel最牛查找利器,你需要明白Index和Match的基础功能,我怕光写文字你会睡着,所以专门整理了今天这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动画教程。

一、查找商品所在的行位置

二、查找业务员所在的列位置

三、 引用单列区域中某行的数据

四、引用单行区域中某列的数据

五、引用多行多列区域中的单个数据

六、引用多行多列区域中的整列数据

七、引用多行多列区域中的整行数据

八、多条件引用多行多列区域中的单个数据

九、引用多表区域中的单个数据

你可以先从最简单的用法顺序看起,一个用法配合一个动画演示,看完就学会啦!当然有卡住的地方可以先收藏教程,日后好找。

一、查找商品所在的行位置

先介绍Match函数的基础用法之一,Match函数用于查找数据在区域中的位置,返回代表位置的数字。看图更易理解。

下图是我的操作动态演示(点击gif可见动图)

0.gif

=MATCH(A10,A2:A7,0)

二、查找业务员所在的列位置

再来看个Match查找数据位置的案例,刚才的是在一列里查找,这次换成在一行里查找。

下图是我的操作动态演示(点击gif可见动图)

0 (1).gif

=MATCH(A6,B2:E2,0)

三、 引用单列区域中某行的数据

下面介绍一下Index函数的功能,Index函数用于在指定区域根据指定的行号或列号引用数据。看图理解吧。

下图是我的操作动态演示(点击gif可见动图)

0 (2).gif

=INDEX(B2:B7,A10)

四、引用单行区域中某列的数据

再来看Index从行数据中引用的用法。

下图是我的操作动态演示(点击gif可见动图)

0 (3).gif

=INDEX(B2:E2,A6)

五、引用多行多列区域中的单个数据

前面4个案例分别介绍了Index和Match函数的基础用法,下面这个案例就是她俩组合的经典应用。

下图是我的操作动态演示(点击gif可见动图)

0 (4).gif

=INDEX(C3:F8,MATCH(A11,B3:B8,0),MATCH(B11,C2:F2,0))

一句话告诉你这个经典应用的关键:用match提取行号和列号后传递给index引用数据。

六、引用多行多列区域中的整列数据

如果在工作中遇到需要返回整列数据的时候,就不用再一个一个单元格写公式了。很多人不知道,Excel里有一种公式叫区域数组公式,可以一步返回区域数据,看图。

下图是我的操作动态演示(点击gif可见动图)

0 (5).gif

选中C11:C16单元格区域后输入=INDEX(C3:F8,0,MATCH(C10,C2:F2,0))

然后按组合键。

七、引用多行多列区域中的整行数据

刚才的案例是返回整列数据,再看个返回整行数据的案例。

下图是我的操作动态演示(点击gif可见动图)

0 (6).gif

选中C11:F11单元格区域后输入=INDEX(C3:F8,MATCH(B11,B3:B8,0),0)

然后按组合键。

八、多条件引用多行多列区域中的单个数据

前面的内容包括了列内查找,行内查找,行列十字交叉查找,整列查找、整行查找,已经能够搞定80%以上的查找需求啦!

但我还要再来公布两个实战中很给力的用法,其他地方很难找到的,仔细看好了,推荐收藏哦~

下面这种多条件区域查找技术,你也要掌握哦!

下图是我的操作动态演示(点击gif可见动图)

0 (7).gif

D11单元格输入以下数组公式,按组合键。

=INDEX(D3:G8,MATCH(A11&B11,B3:B8&C3:C8,0),MATCH(C11,D2:G2,0))

没一定基础的同学可能理解不了这个公式,没关系,先收藏起来。

九、引用多表区域中的单个数据

多表区域中的查找引用方法,也值得拥有,关键时候超给力的,看图吧~

下图是我的操作动态演示(点击gif可见动图)

0 (8).gif

=IFERROR(INDEX((C3:F7,C10:F12),MATCH(B15,IF(A15="零售",B3:B7,B10:B12),0),MATCH(C15,C2:F2,0),IF(A15="零售",1,2)),"无数据")

这篇教程写了这么久,终于整理全了,希望帮到大家:)

后面几种用法有难度,你其实只要掌握前5种用法就可以处理工作中80%以上的问题了,后面几种用法是专门为了满足中级和高级用户的需求的,初学者可以先收藏。

如果你觉得有用,就分享给朋友们看看吧~

image.png

推荐 0
本文由 李锐老师 创作,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转载、引用前需联系作者,并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1 个评论

对于第九个例子,如果类别数量很多,也就是表很多,又要怎么编写公式呢?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