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一篇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二篇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三篇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四篇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五篇【您目前在这里】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六篇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七篇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八篇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九篇
想获得陈老师1对1的职业规划辅导服务,戳:{求职宝典}
说到匹配,本人有段很有趣的经历。我是个180*180的北方壮汉,膀大腰圆,声如洪钟。如果有现实版的鲁智深大概就是我这模样了。又因为我满脸络腮胡子,脸大眼睛小,所以显得特别凶神恶煞。我老婆说我一点不像鲁智深,倒是更像什么郑屠啊、郑关西啊这种恶汉。综上,我还在找对象的时候,身边朋友、家里人给我介绍的相亲对象没有一个体重低于160的。你鲁智深吗,那介绍个顾大嫂或者孙二娘肯定班配。
啊呸!谁规定的。最后我结婚了,老婆娇小玲珑,俩人在一起就是现实版的美女与野兽。旁人纷纷惊呼:还有这种操作!!!那是当然,因为谁规定的爱情是根据外型匹配的?不懂业务的不要乱发言。爱情讲究的是男女相互看对上眼。至于看哪些维度,已经偏离本文的主题了,这里不深入讨论。
找工作也是一样,是个求职者与用人企业相互看对眼的过程。上一篇我们介绍过,工作是包含10个方面的:
1. 公司名称
2. 组织架构
3. 部门名称
4. 岗位名称
5. 向谁汇报
6. 背什么KPI
7. 做什么工作
8. 需要谁协助
9. 输出什么产物
10. 薪资构成
因此大家相互看,也是看这十个方面是否匹配。看行业背景,资历,工作能力是否匹配。道理就这么简单!!!然而实操的时候,往往我们容易被迷惑双眼,忘了这个简单的原则。
比如很多同学孜孜不倦的问:数据分析师是干什么的,数据分析行业怎么样。额,从500强的战略发展部到新大源瓷砖天猫店,可能都有个岗位叫:“数据分析师”。岗位要求,发展前景,待遇能一样吗。比如有很多同学日日夜夜发问:2年JAVA经验能拿多少?5年JAVA经验又能拿多少?在BAT干5年和在大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干5年,拿的能一样吗。指望一招鲜吃遍天下,就像高中的时候拿着篮球在女生晃来晃去,想以此彰显男子魅力的小哥一样幼稚。混职场从来看的都是综合背景。
有些同学会说,那岂不是有些企业一定没机会去了?这是当然的啊!想拿事业编制就得毕业季全力以赴;想进500强就得高学历名校出身;做了太久传统行业,互联网公司就是看不上。这又是一个简单的道理,然而又很容易被大家遗忘,或者大家不想去面对。大家总喜欢津津乐道:XX人就是一届草民逆袭成功。然而如果草民那么容易逆袭,这种故事就不会流传了。正如同我们不会如流传北大清华的某某混的很好一样,我们默认了那是应该的。
不过也不用因此沮丧。正如谈恋爱一样,20出头的小伙子就是见一个爱一个,20出头的小女生就是发花痴非要YY鹿晗吴亦凡蔡徐坤。当我们认真开始消除幻想,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需求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所以想要做好匹配,第一条就是综合考虑自己的各种因素,面对真实的自己。取舍之道,在于有取有舍,舍掉一些,才能取得更多。
做好匹配的第二条是区分维度,分类匹配。在职位的10个维度里,1-5往往是HR们考虑的事,考察的是资历,背景,经验。6-9是用人部门考虑的事,考察的是能力,技巧,习惯。这两大类,要分开考虑的。因为资历类的要求是硬指标,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获得,一旦打上烙印就很难褪去。如果企业一定要卡,我们是很难过关的。能力类是软指标,可以通过学习,训练,临场发挥来获得。只要肯付出努力就能改变,并且运气在这里扮演着重要角色。
资历类的硬指标,当然是自己越硬越好。正如同张雪峰老师所言,清华北大就是比齐齐哈尔大学牛逼,这是瞎子都看的到的。陈老师再补充一下,就是:大型垄断国企,500强就是比聚搜科技(名字我随手杜撰的)之类山寨企业牛逼;BATJ也照样喜欢宝洁强生玛氏的人,而不是乐从电子商务(又是随手杜撰的)的人。在眼前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让硬指标好看一些。学历越高越好,学校越佳越好,企业平台越大越好,同一个行业待的越久越好,同一个岗位做的越长越好,企业里职位越高越好。
相比之这些硬指标,什么“学习”“成长”“氛围”就虚的多,都是软指标的范畴,一言以蔽之:软指标都能靠自己的努力争取,硬指标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在大平台照样可以自己学习,但是为了“学习”放弃大平台,找一个犄角旮旯默默奋斗,就太得不偿失了。这里的血泪案例太多太多,可以单独出一本书了,这里不一一赘述。
前边特别强调了:在眼前有条件的情况下,是因为很多同学会想着没有条件强行创造条件。比如已经工作3年想着去考研。放弃了小企业的高薪工作去“大企业”打杂。明明在某个领域已经积累了很多年经验,却非要随大流0基础干XXX。明明核心能力可以迁移到另一个工作,却因为对上一份工作充满仇恨一概否认。明明已经有了很好的硬指标,却自降身价,为了“学习”“成长”被小企业忽悠走。这里的血泪案例太多太多,可以单独出另一本书了,这里不一一赘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我在【连载之三】的吐槽,大部分都是类似情况。
总之,在思考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发展之前,认真的把自己的学历,企业背景,工作年限,岗位经验等硬指标列出来,和自己收集到的意向岗位做对比,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往不同方向走的时候,在哪些点上有硬伤,在哪些环节有优势。这样前进的路就会慢慢清晰。找自己有资源拿下更好薪水,更好待遇的方向。
改造硬指标虽难,但也并非不可改造。如果是在校学生的话,可以说有无数的机会可以给大家改变未来,可以考研提升学校档次和学历,可以实习积累经验,可以夜以继日的网申刷题投各大企业的校招,总之学生的努力都是自己挣来的,只要肯做,使劲做,就会有前途。
职场人士改造硬质标会难,并且随着在职场时间的增长,变得越来越难。等到像陈老师这样已经混迹10年,基本上已经满身被打满LOGO,想改造已经基本上改无可改。但还是有些办法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熟人。没啥不好意思的,认识的人多就是我们这些老头子的优势。有朋友能帮忙推荐胜过千万努力。无数草根逆袭的故事,也是建立在路遇贵人的基础上的,这没啥好害羞的。经常和朋友保持联系,多认识一些猎头小MM,遇到问题先想可以找谁帮助,都是大有用处的。
有些同学会说:我和别人不熟,有那么管用吗?实际上,在职场中弱关系远远比强关系管用。如果真是强关系,反而会因为太过亲密有所顾忌。比如担心涉及裙带被人戳脊梁骨,比如担心推荐了不好砸自己牌子。或者因为太过亲密,提前代入立场,人为判断:你不能敢这个,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结果错过了机会。
弱关系则不然,猎头小MM本来就要推荐人,多一个算一个。内推本来就有钱挣,挣一分是一分。合作方经过项目本来就认可你的能力,反正都是干,为什么不找熟人干。所以不要强求表面上的亲密,大家保持联系就好。你看昆山龙哥那么多拜把子兄弟,真正出事的时候,有一个出来出头的吗?点赞之交,在职场其实挺好的。
不过即使这样,可能还是有很大难度,这就涉及到软指标的应用。这正是我们津津乐道的:某个草根通过XX神技,技惊四座,解决逆天问题,从此平步青云。篇幅太长,我们下一篇专门讲这个。
备战求职,戳{业务知识一站通},补充业务知识,再也不怕被人说不懂行了。
需要面试指导的,戳{求职宝典},购买后加入学员群,找陈老师1对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