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一篇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二篇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三篇【您目前在这里】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四篇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五篇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六篇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七篇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八篇
《职业规划系列讲座》第九篇
完整的职业规划指导,戳:{求职宝典}
“我是个6年经验的销售,我能自学开发转数据分析吗?”——转开发可能有些难,你可以尝试一下先转营销或者经营分析。
“我在国企做招标投标,商户管理的,我能入职互联网数据分析吗”——为啥不考虑地产公司啊?有一种业务叫商业地产的。
“我好喜欢数据分析的,在学校天天,我未来可以从事数据分析吗?”——你可以先找一个数据分析工作实习,见识一下真实的样子再做决定。
“来不及实习了,ALL in DS!!!”——看你的学校还不错,真的可以考虑参加下别的企业和岗位的校招的。
话说每次回答职业选择问题的时候,我都巨不像一个教数据分析的。别人都在可劲鼓吹:不论什么行业什么专业什么背景,都能21天0基础成功入职互联网行业,只要肯学俺的python课,而我总是喜欢和同学们聊现状,聊大家掌握的能力。为啥?因为其他老师只会教python,所以恨不得pythoneverything 因为既然要讨论职业发展,就认真站在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和工作上来讨论,具体的工具、方法、知识都是为目标服务的。就像数据分析,它本身只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工具。它可以有100种方式帮助人们发达,为啥非要选择从业呢?
特别是一些同学本身有着很好的资源,有更好的选择。比如在某个行业积累了多年经验;比如有管理团队,组织项目的能力;比如学校很好,有足够资本敲开500强的门。为啥非要一抹黑的来搞数据分析。经过很多交流后,我大概明白了原因,一般有这几个可能
1. 我非常不认可我现在的专业/公司/行业
2. 我在学校/企业里看到过数据
3. 我听朋友圈/知乎说做数据分析/数据科学/数据挖掘年薪百万
是滴,似乎数据成了拯救大家唯一救命稻草。这三条里,第二条尤为重要,因为平时见不到数据的人,估计都被《21天0基础速成文案写作转行互联网行业2年成为COO》吸引走了。所以不是我有意黑python,而是这年头python实在太热。如果早两年写这篇文章,估计我会黑JAVA,IOS开发,Hadoop一类的。当年也都当过救命稻草。
之所以会这样,可能和工作经验短,平时接触的人少有关系。作为一个混了10年,接触过一堆行业的老头子,我见过太多太多各个领域成功人士,所以总是忍不住建议大家:你真的可以考虑下其他岗位,哪怕相同的岗位,换个公司换个行业可能都差别巨大。已经积累的资源不用白不用啊。资源多容易赢,0基础容易输,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然而大家容易被眼前的这份工作的痛苦蒙蔽,导致希望越脱胎换骨越好。从而脑门子一热就裸辞0基础开始了。实际上有可能换个坑就会更好,有可能把核心能力(管理、运营、商务谈判、财务、数据分析)迁移一下,就能在新的行业大放异彩。
就讲一个小例子:我的一个朋友是学陶瓷的,夕阳中的夕阳产业。和其他搞土木材料的同学一样,他也是研究生毕业,却做个月薪6K的小实验员。目睹了行业经营混乱,管理原始,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之后。他并没有想着如何“进入互联网行业”,而是反过来想:“既然这个行业人员素质这么低,为什么不做一些入门ABC的材料,培训一下他们的专业性呢?这可比写论文简单多了!”于是摇身一变成为行业培训专家,月入2万!
是滴,按套路,到这里就该写“这位同学成功入行互联网公司月入2万了”。那些鼓吹学习文案写作21天0基础入门互联网行业半年加薪3次成为COO的鸡汤都是这么煲的。然而人家既没有转行互联网,挣得也远远比2万多,2年时间就在佛山买房买车了。
有意思的是,他也在讲数据分析。门店销售一句话,客户流量客单价!聊起这件事,他颇为感慨的跟我说:“老陈你知道这个行业有多low吗,那些在家具城平层开店的老板,连自己挣了多少,赔了多少都算不清楚。客户流量客单价,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原子弹科技了”所以你看,懂数据分析,是专家的标配工具。专家永远是稀缺资源。
从本质上看,数据分析是一种能力,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职场能力。它可以把真正懂行的人,和那些吃经验混资历的老油条分开。所谓的五年经验,其实就是几张取数表可以看到的事。当老板问道:“你是有经验,但是能在我们这里复制吗”的时候,拍胸脯说:“一定能”,远远没有拿着数据分析报告更有说服力。用数据分析加持过往的经验,可以让自己更容易脱颖而出。
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岗位,数据分析一点都不友好。基层的数据专员们基本都在清数据跑sql,分析是啥,不存在的。再往上走,要么拼对业务的理解,要么拼对算法的掌握。这两样都不是0基础能入门的。没有在一个行业的沉淀讲什么业务。没有统计学、算法原理、程序开发、数据架构知识讲什么算法。调参?调参只是一个很好玩的游戏而已,特征不好,调参到老。
话说回来,我们到底出来打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献身数据科学,还是过好日子。我还记得我上学时,有位老前辈叫洪毅,数学系出的书上都有他老人家的名字。老爷子看着年纪大但精神抖擞,一身西装+大解放鞋来上课,特有范。这位老爷子可能是真正在献身数据科学。问题是我们大多人,为的还是过好日子。来个90平米的房子,一辆卡罗拉,一位貌美如花的娇妻,上班认真工作,下班按时回家享受生活。所以不要跟钱过不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尽可能找到改善生活的目标,而不是那些公众号里虚无缥缈的承诺。
这样又有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同学们会问:我认识的人太少了,身边不是混吃等死的碌碌之辈,就是云里雾里的高富帅,平时除了刷刷朋友圈,也没有什么好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要怎么才知道还有哪些岗位可以选呢?又怎么判断自己适合不适合呢?这两个问题一个个来,先从获取信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