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山炮公司,居然让腾讯又有了梦想!?

浏览: 1981

作者:挖数  腾讯数据产品经理 & 段子手

个人微信公号:washu66


山炮(膻炮),这个词由土匪发明,形容一个人见识平庸,没有见过世面,什么都不懂,并在全国逐渐流行


如果最近有哪家电商公司给人山炮的感觉,那必须是周围老娘们儿都爱的 “拼多多”。

如果你翻下拼多多最近的数据,会发现这家公司好像吃了春药一样High!

image.png

2018年3月份,拼多多app渗透率首次超过京东,位列电商APP第二位。

image.png

同样,DAU(日活用户数)超过京东,位列电商APP第二位,以上数据来自极光大数据。

再来看看另一数据源

image.png

2018年Q1拼多多的MAU(月活用户数)接近1亿2千万,超过京东的5千2百万。

由此可见,拼多多最近真的挺火。

拼多多之所以能在电商白热化市场撕开口子,总结出来大概有以下原因:


一、低价吸引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女性群体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经说过拼多多针对的是北京五环外的用户,意指 中低收入群体。

而低价,对这部分人群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1折火拼”“1元秒杀”“0元下单”这些冲击力十足的话语充斥在拼多多的广告词里,联想一下,是不是跟线下那些两边都是摊档的步行街很像?

image.png

“1折火拼”对标“跳楼价”,“1元秒杀”对标“清仓处理”,“0元下单”对标“江南皮革厂倒闭了”...

再联想一下,这种步行街是不是熙熙攘攘全是人?

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22408元,也就是说有50%的人月收入低于2000

照这个数据,拼多多针对的五环外的人群,在中国应该占了大部分。

而拼多多不仅覆盖用户群体多,它对这部分人的 粘度也大。我们联想线下的步行街场景,那些逛街的人大多不是带着特定商品需求去逛,而是带着“消磨时间”的想法,因此逛着逛着很可能3,4个小时就过去了。

而现实生活中,爱逛街的女性群体远远多于男性群体。

我们来对比下淘宝和拼多多的APP

image.png

可以发现以下2点:

  • 相较淘宝,拼多多的首页品类是服饰、鞋包、母婴,明显针对的是女性群体;

  • 相较淘宝,拼多多弱化了搜索框的位置,把它隐藏在下方的功能栏里,更突出了它逛的概念。

从APP的布局可以直观验证拼多多针对的就是 爱逛的女性群体。

回顾历史,上一家对这部分群体下手的电商公司是“唯品会”,知乎上有一个回答,分析了唯品会和天猫的差别,他的说法是

唯品会和天猫的差别,是以“搜产品”和“逛商场”为分界线。

天猫(淘宝)是男性思维构建的服装销售平台,提供的服务是“搜产品”。 唯品会是女性思维构建的服装销售平台,提供的服务是“逛商店”。

有一张图挺好玩

image.png

直观地说明男性逛店和女性有多么大的不同,而拼多多跟唯品会类似,都是针对的左侧女性群体。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公开场合也说过“逛”这个概念:

上一代的电商是想要买某个具体东西的时候去搜,拼多多更多时候是非目的性购物,就像你在逛一个Shopping mall,你去的时候没有明确目的,走到那边感觉非常有意思就买下来了。

如果你看新近崛起的APP,不管是“快手”“抖音”之类的短视频,还是“头条”,都充分利用了feed(信息流),而feed本质上跟拼多多的“逛”是一致的,都是延长了用户的停留时长。

再联想最近李彦宏回应百度净利润的增长,宣称靠信息流成功延长了用户的停留时间,从而推升了广告的议价,这是否可以说明互联网的下一战场,是用户停留时长之争?


二、傍上腾讯大粗腿,微信裂变指数级发展

拼多多能够起来,很大程度是傍了腾讯的大粗腿。

中国互联网有2个巨人,一个是占据了社交入口的腾讯,一个是占据了电商入口的阿里,这2个巨人一直在掐架,阿里的粗胳膊经常挥向社交,于是有了阿里旺旺和近几年在企业市场风生水起的钉钉,腾讯的大粗腿也经常踩向电商,于是做了拍拍、收购了易迅,最后又打包入股了京东。

image.png

腾讯对阿里有多惧怕,它对电商就有多渴望。2018年初,拼多多完成了一轮金额30亿美元 左右的融资,领投者是腾讯,而早在2016年B轮融资时,腾讯就已经在投资人名单

社交电商“拼多多”宣布,已完成1.1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为高榕资本、新天域资本、腾讯等

腾讯对拼多多的流量支持有多给力?拼多多微信公号15年9月上线,两周时间粉丝过百万,问鼎微信支付前三名,2017年初上线的拼多多小程序,在半年间就吸粉一个多亿。

如果说阿里和京东是沃尔玛和家乐福,那么拼多多就是城中村里密集的便利店,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拐角都会不期而遇地出现。

相信大家在微信朋友圈或群里,都曾收到过拼多多的拼团分享。

image.png

因为在腾讯暗渡陈仓之下,拼多多的整个运营模式,都是贴合微信的传播模式。

一个典型的拼多多传播类似这样:

  1. 拼团:一个拼多多用户看到一个低价拼团,这个拼团需要拉10个人;

  2. 传播:借助微信,拉人这个操作仅需轻点一下分享按钮,再选择要分享的微信群或者朋友圈,简简单单2个操作,让拼多多一下触及该用户朋友圈或群的几百微信用户,而用户本身不觉得是在帮拼多多做广告;

  3. 转化:运气好拼团成功,10个人连带群里部分微信用户成为拼多多用户,运气不好拼团失败也会有部分用户转化。

拼多多就是这样一分钱不花,把微信用户导到了自己口袋,完成了裂变过程,而这一切也是在腾讯的默许之下。

image.png

回过头看京东,从PC端起家再到移动端,仅是多了一个平台卖货而已,并没有什么质的不同,即使在微信开了入口多了海量移动端用户,也没有让京东跟微信产生化学反应,实现1+1>2甚至3这样的增长。

拼多多则不同,拼多多没有入口,或者说每个微信用户都是拼多多的入口,这种1传10,10传百的”社交电商”,或许才是微信电商真正的打开方式。


三、线下学OV,传播方式low但有效

2年前我们在鄙视oppo和vivo,请小鲜肉代言,low到地板,回过头华为和小米就找了吴亦凡。

2年前我们在鄙视oppo和vivo,各大综艺都有冠名,吃相太难看,回过头互联网公司都往综艺上挤。

3年前还只有小苹果一首洗脑神曲,回过头《我们不一样》、《海草舞》传遍大街,不只洗脑,连身体都给你洗了。

而拼多多连头都不回,从诞生伊始就一low到底。

logo

image.png

哦不

image.png

公交广告

image.png

地铁广告

image.png

极限挑战

image.png

中国新歌声

image.png

快乐大本营

image.png

欢乐喜剧人

image.png

非诚勿扰

image.png


哦不

image.png

尬到想把拖鞋呼他脸上,回过头“咦,那首歌真洗脑,要不再听一次”。

这般狂轰滥炸,可能只有不坐公交地铁,不看综艺,不看网剧 的上层人士对拼多多免疫,而这部分人又占多少?


四、页游公司基因,把传播做到极致

大扎好,我系渣渣辉,探挽懒月,介四里没有挽过的船新版本

image.png

拼多多完全可以找渣渣辉代言,广告词我都设计好了,只见渣渣辉拿起屠龙宝刀“砍价哪家强?是兄弟就来砍我!“

为什么这么说?

2015年4月,拼好货上线,创立了社交电商新模式。同年9月,游戏公司内部孵化拼多多。

拼多多实际是黄峥2014年左右创立的游戏公司“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内部孵化的一个项目,而拼多多的团队也是寻梦游戏的原班人马。

而寻梦游戏在几年间,共出了 6款页游,看到页游大家想到什么?

image.png

是古天乐绿了?

image.png

屠龙宝刀点击就送?

image.png

黑人也玩的三国游戏?

这些恶心广告是不是被你点击关闭了无数遍?每一次与页游弹窗的斗智斗勇,都进一步加深了你对他们的印象,当你带着胜利的笑容进入梦乡时,页游的名字和形象已经刻进了你大脑的硬盘,剪不断,理还乱。

如果把拼多多对标成页游,是不是一下豁然开朗了?

  • 微信群/朋友圈拼团分享 对标 页游弹窗

  • 拼团后发现是假货烂货 对标 页游的托

当你又一次快进了拼多多的综艺插播广告“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大骂一声妈的智障时,它已经镌刻进你大脑的硬盘了。

image.png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2018 年,拼多多对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造成了怎样的冲击?

我觉得可以改成

2018 年,有了拼多多的腾讯,对阿里巴巴造成了怎样的冲击?

因为首先拼多多对京东构不成太大冲击,两者品类基本不重叠,刘强东在公开场合说过

拼多多的“Top 10”或“Top 100”名单,会发现他们与京东主流用户和主流商品几乎重合地很少

拼多多可以对低价水果和衣服拼单,但短期应该看不到对iphone手机,或者飞利浦剃须刀等拼单。

如果把Top几的电商品类拧出来,可以发现

image.png

他们之间重叠的部分不会太多

但三者的品类加起来,却可以和阿里对标

image.png

而腾讯

  • 腾讯旗下黄河投资持有京东18%股权;

  • 拼多多完成 30亿美元 融资,领投者是腾讯;

  • 腾讯和京东以现金形式向唯品会投资总计约8.63亿美元,约占唯品会13%股份。

所以实际是

image.png

谁说腾讯没有梦想,肛死阿里,就是腾讯的梦想!



End


一套SVIP课程,15选8,每套课程均价112知识付费的时代,一次旅游的钱便能收获8大全方位、多体系的课程

更有全场六折优惠课程,为你加油助力!

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上面文字的蓝色字即可学习

SVIP.jpg

推荐 0
本文由 人工智能爱好者社区 创作,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转载、引用前需联系作者,并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